1、“十二五”时期形成21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大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力度。民用领域重点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家用电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商用领域重点推广单元式空调器等,工业领域重点推广高效电动机等,产品能效水平提高10%以上,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2、二是要重点加强高校节能监管,规划期内建设200所节约型高校,形成节约型校园建设模式。提高节能监管体系管理水平。实施重点城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选择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节能改造任务明确的地区启动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规划期内启动和实施10个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
3、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材料、汽车铝合金、铝锂合金等产品,同时发展铝精深加工部件和节能铝合金门窗等,以支持下游装备制造业。资源开发工程:目标:增加国内和境外铝土矿资源,提升氧化铝生产能力。计划:到2015年新增800万吨/年的氧化铝生产能力,通过国内外的资源勘探和开发项目实现。
4、加强新区绿色规划,重点推动各级机关、学校和医院建筑,以及影剧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商业房地产、工业厂房中推广绿色建筑。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以围护结构、供热计量、管网热平衡改造为重点,大力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加快实施“节能暖房”工程。
5、大力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扎实做好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建筑节能等工作。进一步推进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大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力度,重点向农村倾斜。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加快实施重点减排项目,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
6、“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强化宏观指导与规划:研究提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意见,并制定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目录,出台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实施方案。
乘用车燃油消耗量限制是指针对燃用汽油或柴油的乘用车,在规定条件下的燃料消耗量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值。乘用车燃油消耗量限制是国家为了推动汽车产品节能减排、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征求意见稿,对燃油车的油耗提出了严格的限制。这些限制根据车辆的整备质量进行了分类,并设定了不同的百公里油耗上限。
根据车辆整备质量的不同,燃油消耗量限制也有所差异。例如,当车辆整备质量小于09吨时,燃油消耗量不能超过57升每百公里;整备质量在09吨至51吨之间的车辆,燃油消耗量上限为3升每百公里;而整备质量超过51吨的车辆,则燃油消耗量需控制在7升每百公里以内。
工信部油耗新标准规定,重量小于09吨的车型,百公里油耗需控制在57升以内;重量在09吨至51吨之间的车型,百公里油耗需控制在3升以内;而车型整备质量大于51吨的车型,百公里油耗则需控制在7升以内。
1、智能算法的研发与应用:如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的创新课题。实际应用: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改进医疗诊断系统、开发智能机器人等,旨在提高智能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新能源与环保技术创新项目课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节能减排的新方法和技术。
2、而这些建筑,将全部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 在大厦招标会上,英利集团提出的建设方案就已经引起了一片惊叹之声。 这座大厦原来是保定市高新区一个“半拉子”工程。在几年时间内,建设单位几经变化,却始终没有完成原定计划。
3、节能减排项目的推进:包括脱硫脱硝工程建设、农业源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等五个方面。 法律依据的说明:《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央企业必须遵守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国家节能减排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监督管理。